附近炮约免费联系方式-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茶楼,微信快约500一次

宣传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动态 > 正文
退出宽屏
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人大力量
来源:嘉兴文明网 责任编辑:孙鉴 时间:2024-09-04 11:11:55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气质,传递着人情味和幸福感。

  从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到2011年最高荣誉“花落”嘉兴、2020年斩获“四连冠”,再到巩固成果、擦亮“名片”、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高峰”……如果把文明城市创建比作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那么当我们回头望时,定能看到嘉兴人大奔跑的身影、挥洒的汗水、成功的欣喜——

  2002年,“对创建文明城市等问题,将通过不同形式加强监督检查”被写进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此后通过一次次履职尽责的务实行动靶向发力、久久为功;

  2018年、2019年,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治引领文明风尚、助推社会进步;

  2020年,全市53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收到一份主题为“助力文明创建、共筑美好家园”的倡议书,一股股模范带头树典型、积极宣传展风采、主动监督促提升的热潮在禾城涌动……

  二十多年间,于时间中沉淀、在点滴中涵养、从细节处着手,这是城市文明拾级而上的步履足迹;以主人翁心态、用参与者姿态、展监督员状态,这是嘉兴人大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真实写照。

  立法,给文明树好“标尺”

  如今穿梭在嘉兴,干净整洁的道路、有序停放的车辆、谦和礼让的氛围,不禁令人心旷神怡。而就在6年前,在全市“社情民意大走访、‘八八战略’大宣讲、思想观念大解放”活动走访中,群众还对车窗抛物、乱停乱放、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吸烟等较为常见的不文明现象颇有微词?!凹涡耸侨拿鞒鞘?,面对不文明的‘小事’,有说‘不’的办法吗?”很多市民如此反映心声。

  制定一部综合性、系统化、内容全面的地方性法规迫在眉睫。在广泛征集、充分吸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19年4月和6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会议,认真审议《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和草案(修改稿)。市人大法制委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在两次审议之间,马不停蹄举行了20多个座谈会,草案(修改稿)是在15次集体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的焦点,“有人建议增加除了??钪獾拇Ψ7绞剑腥私ㄒ橐富棵旁鹑?、明确执法主体,有人建议要处罚也要鼓励……反复‘打磨’的目的,就是要体现文明导向、确保管用实用。”

  2019年8月9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短趵访魅方沽烁呖张孜?、车窗抛物、过马路浏览手持电子设备、公共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让市民明明白白地了解法规倡导什么、禁止什么,了解由哪个部门管、要受到哪些处罚等等。正是在《条例》的推动下,嘉兴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逐步提升。自下而上、蔚然成风的文明自觉和精神追求,浸润着这片红色热土。

  监督,让文明落到实处

  从《嘉兴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条例》《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到《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嘉兴市餐饮业油烟管理办法》,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化,一部部具有嘉兴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应运而生。有法可依之后,如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挥法定监督职能优势、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是关键一招。

  “犬只登记免疫情况怎么样?”“接到群众举报如何响应?”……《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当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动执法检查,对《养犬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市域的深度“体检”。在听取政府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居民群众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同时,各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按照“真查、真看、真督”的标准,深入宠物诊所、犬只收容点、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农贸市场等点位和区域,查实情、问民意,实打实地找到了问题、发现了症结、提出了对策。

  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专项督查,则能从细微之处“挑出”更多违规违法的“不文明之刺”。2022年,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刻,市人大常委会对创建工作开展实地督查,聚焦关键点、重难点,现场对标查摆、精准发力协调、强化跟踪问效,以钉钉子精神助推创建攻坚突破,努力形成更多常态长效、惠企利民的创建成果。

  履职,为文明凝聚合力

  人大代表一头担负着党的重托,一头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既要当好代表群众的“代言人”,也要当好引导群众的“带头人”。

  市人大代表朱育奇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社区书记。近年来,她立足本职、响应号召、以身作则,带领着社区居民和商户积极参与“文明出行”“文明停车”“文明经营”“文明养犬”等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文明新风尚、做文明有礼嘉兴人。她记得,当年垃圾分类在小区推行时,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后来,她和社区干部们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聚焦厨余垃圾这个关键点,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推出了为厨余垃圾专门准备的“小绿桶”,一家分两个,可循环使用。找到突破口和好办法,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就特别高,分类习惯慢慢也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些年来,在很多小区,烟头、塑料袋、果皮已经越来越难找了,说明大家都越来越讲文明了?!敝煊娑晕拿骼砟畹纳钊肴诵母械叫老?,但她也在工作中看到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社区治理的“短板”,并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相应建议,“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给予资金,支持更多小区的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彼购粲?,楼道置物等影响消防安全的不文明现象,也应加大劝导力度、执法力度、宣传力度,还社区一片清朗与安全。

  文明的传递,就像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和朱育奇一样,全市人大代表锚定当好示范员、宣传员、监督员的目标,从我做起、汇聚共识,用实际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秉为民初心,与城市同行,向文明而进。未来,全市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让文明的种子在嘉禾大地不断播撒,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稳稳的幸福。(来源:嘉兴日报)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