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8岁的老陈驾车突发眩晕,昏倒在方向盘上,嘉善一对准新人王晨焕、黄珺茜驾车路过发觉异样,掉头回去多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救了老陈一条命。
经过三天ICU治疗,老陈已经康复出院,除了发病当时的记忆短暂缺失,没有什么不良后遗症,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嘉善县急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敏锐地发现异常,到果断地拨打120,再到沉着地配合急救调度员施救,老陈这个“不幸中的万幸”来自于这对准新人的“教科书式”急救。
多看一眼,救了一命
“我想对恩人说,一个善举,救了一家人!”日前,康复的老陈带着家人登门致谢。回忆起发病那天,他心有余悸。
8月9日下午,气温正高,老陈驾车从嘉兴返回嘉善。途经嘉善白水塘东路与站前路交叉口时突发眩晕,失去知觉倒在了方向盘上?!安恢朗裁词焙蚩?整个人就迷迷糊糊了,怎么停车、怎么晕倒,我都不记得了。”老陈说。
正巧,王晨焕和黄珺茜驾车路过,“我们看着他的车后视镜是折叠的,感觉怪怪的。随后看见他停车了,以为车主是累了停车休息?!被片B茜说。
大约十分钟后,小两口办完事情,想到刚才的车主,还是放心不下,“反正很近,我们就想掉头回去看?!?/p>
就是这个决定,救了老陈一命。
王晨焕和黄珺茜发现,车子还在原地,凑近一看,司机面色惨白,怎么叫也叫不醒。当时气温极高,车内热浪滚滚。王晨焕和黄珺茜果断把四个车门全都打开进行通风,并拨打110和120。
救护车在路上,急救在身边
“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现在病人怎么样了?”
救护车赶来的过程中,急救调度员黄鑫强通过电话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并指导王晨焕和黄珺茜展开施救。
救护车再快,抵达之前仍是抢救空白期。自2022年12月起,嘉善县急救站就启动语音医学远程指导功能,针对昏迷晕厥、心跳呼吸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电话指导,以填补救护车到达前的急救空白。
“如果附近有AED的话,请立即取来”“我们一起确保他的呼吸正?!薄懊看嗡男夭科鸱?你就告诉我他呼吸了,能明白吗?”
然而,对于调度员的指挥,焦急的王晨焕一时不能理解,黄珺茜自告奋勇地接过了这个任务:“他呼吸了,一下,两下,三下……”随后,又根据调度员指令,一只手扶住老陈额头,一只手放在他脖子后面,保持气道开放。
“做得很好,我们已经派出急救医生了”“不要怕,我们再来一次”……在黄鑫强沉稳的指令声中,王晨焕与黄珺茜逐渐从慌张变得冷静。一项项急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护车也很快地呼啸而至。
看着老陈被抬上救护车,王晨焕与黄珺茜也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从第一目击者,到第一反应人
经过抢救,老陈最终脱离危险。医生说,如果再延误10分钟,可能就无法挽回他的生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晨焕和黄珺茜那善良的一眼。其中,黄珺茜根据调度员指挥,沉着冷静地展开施救,起到了重要作用。
“救护车抵达前的空白期,第一反应人的应对极其重要。如果第一反应人具有一定的急救知识,能配合急救调度员的询问并采取措施,就能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奔紊葡丶本日鞠喙馗涸鹑吮硎尽?/p>
黄珺茜之所以能这么好地配合调度员指挥,是因为她参加过急救培训,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
“因为学过急救,所以我对一些急救的专业术语比较熟悉?!被片B茜告诉记者,去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她,参加了新进教师救护员培训,“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除颤仪使用等等常见急救都学了。没想到去年刚学,今年就用到了?!?/p>
让“第一目击者”成为“第一反应人”!近一年来,嘉善县红十字会在全县建成25个应急救护培训点,2万人接受公众应急救护培训,共有16594名重点领域“第一反应人”取得救护员证。接下来,嘉善县将继续推进面向全社会的急救能力训练,提高公众参与急救能力,建立社会急救体系,为老百姓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