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炮约免费联系方式-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茶楼,微信快约500一次

身边好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身边好人 > 正文
退出宽屏
百岁“布鞋奶奶”40多年缝制爱心布鞋万余双
来源:嘉兴文明网 责任编辑:胡佳怡 时间:2025-03-10 17:15:18

  在嘉兴港区,有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布鞋奶奶”的老人 ——陆秀珍。她虽已103岁高龄,却有着一颗炽热而年轻的心。每天,在她那温馨的小屋里,总能看到她专注做鞋的身影。自退休以来,她缝制了万余双手工布鞋,无偿赠送给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孤寡老人、灾区群众等。

  40多年来,她以爱为针、用心做线,将真诚和善良细密地缝进一双双布鞋里。从充满童趣的婴儿虎头鞋,到保暖舒适的老人“蚌壳棉鞋”,她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针一线纳成爱

  “我劳动惯了,停不下来,再者我退休后,还是想为大家做点事。”在嘉兴一小区内,陆秀珍正在制作婴儿小布鞋。前些年,老人主要做成年人穿的棉鞋、单鞋、拖鞋。近几年,随着年岁增长,陆秀珍用鞋锥做鞋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改做婴儿鞋。这次她来到儿子家居住,还专门叫儿子搬来了她制作布鞋的缝纫机等工具。

  

  问起送鞋的缘由,陆秀珍目光柔和,淡淡地说:“我最看不得人家穷苦?!?980年,陆秀珍从教师岗位退休。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有一天,她偶然路过嘉兴港区乍浦镇一家敬老院,看到一些孤寡老人脚受冻后长了冻疮。回家后,她就购买了棉布等材料,日夜赶工,为每位老人做了一双棉鞋。从那以后,陆秀珍每年都会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自己做的鞋子、袜子到手套等,这一送就是20年?!袄先说男右龅酶袷?。”为提高效率,陆秀珍让子女买来了缝纫机,年过七旬的她开始学用缝纫机。但缝纫机只能辅助制鞋面,鞋底还要靠一针一线纳出来。每晚,陆秀珍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听”着电视?!爸灰耪胂撸倚睦锞吞乇鹛な?。”陆秀珍说。

  

  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了全流域大洪水??吹叫挛藕蟮穆叫阏溆肿蛔×?,当晚她就连轴转地开始缝制布鞋,准备送给当地群众。时间紧急,她自备材料,叫上亲朋好友和家人打下手,紧赶慢赶,终于在年前将200双布鞋全部寄往受灾地区。当得知这些布鞋为受灾群众带去了些许温暖时,陆秀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一年也是陆秀珍的百岁生日。从年初起,她就满怀热忱地开始制作100双布鞋和100只香囊,并无偿送出。她精心挑选布料,在布鞋上绣上寓意吉祥的图案,在香囊里填充精心调配的香料。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她对党的感恩之情,每一个香囊都寄托着她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她用这种特殊的助人方式,庆祝建党百年和自己的百岁生日,向社会传递着爱与温暖。

  

  40多年间,陆秀珍已经无偿送出了1万多双鞋子,每年用于购置做鞋子材料的花费也要千余元。曾有好心人劝过她:“你的退休工资也不高,完全可以通过做鞋子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平白无故地送人岂不是很傻?”对于这样善意的劝说,陆秀珍总是笑着摇摇头:“我只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能给别人带去一点温暖,都会令我快乐。”

  

  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陆秀珍说,她的善举离不开母亲对她的谆谆教诲,从懂事起,陆秀珍总是看到母亲竭尽所能帮助身边人。

  陆秀珍出生在乍浦镇,排行老二?!拔沂羌抑形ㄒ坏呐⒆樱苁呛湍盖赘捉??!鄙钤谂┐?,陆秀珍的母亲和许许多多农村妇女一样,靠在家轧棉花维生,日子过得清苦。小时候,她总是爱围在母亲身边,母亲打袜样、摇袜子、打纱线的时候,她就会把小小的身子凑过去,想看个明白?!拔易畎茨盖鬃稣庑┗盍?,可是母亲却常常要把我赶走,她觉得小孩子多读些书、多懂些道理,好过做这些活?!本」芗抑星蹇啵改溉辞憔∪Π阉切置萌龆妓腿ザ潦?,所以即便她喜欢手工,也只能远远地看着母亲干这些活。

  

  “我母亲除了教导我读好书,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甭叫阏渌?,每当穷苦人上门轧棉花时,母亲总会蒸上一笼番薯,将热气腾腾的番薯一个个递过去,“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脸上总洋溢着笑容?!?/p>

  在这种助人为乐的家风引导下,年轻时的陆秀珍虽清贫,却一直怀揣着一颗想要帮助他人的心。王维飞曾受到陆秀珍的帮助,在收到她做的棉鞋时,感激不尽:“刚工作时,我没地方住,曾借住在她家大半个月,虽然她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对我特别好。现在还给我们送棉鞋,她真是个大好人?!?/p>

  

  陆秀珍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影响着家人。儿子全星月说,因为母亲针线活好,又是当地的长寿老人,很多人为了讨个吉利前来求鞋,母亲每年要制作婴儿小布鞋300余双?!奥杪璧侥睦锒蓟岽桓鍪执?,这是她的‘移动工厂’,正是这样的见缝插针,她一年能做几百双鞋子?!痹谌窃掠∠罄?,母亲的手从没停歇过。除了缝制鞋子,母亲还坚持上老年大学,学会用手机上网。在网上看见好的文章和人物事迹,她也会分享在家族群里,以此告诉后辈们要不断学习,保持刻苦勤奋。

  

  “妈妈已经100多岁了,还在继续做鞋送人,我也要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家服务、为社会作贡献?!痹谀盖椎难障拢窃峦诵莺笾铝τ诠媸乱?,成立“星月家风工作室”,研究家谱文化,传递好家风。他收集整理大量古代和现当代家风建设典型故事,已在新媒体平台发表家风短语、家风故事等短文500余篇。作为平湖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他常常进社区、学校、企业举办家风传承讲座,至今已举办100余场。

  “一个家庭的传承,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传承,更需要精神信念的传承”,全星月把父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凝练为家规,不仅在品德规范、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也严格要求后辈遵德守礼。

  

  以榜样凝聚力量

  陆秀珍的善举一直受到各级组织的关注:2011年,她被嘉兴市评为“感动嘉兴”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2020年,陆秀珍登上了“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今年,103岁的陆秀珍仍然耳聪目明,依然在做布鞋,实践着“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诺言。她的房间里堆放着一双双鞋子、一顶顶帽子、一副副手套、一个个香囊,谁有需要,随时可以去取。陆秀珍成为社区居民乃至全港区学习的榜样。

  

  为传承好人精神,赓续道德力量,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嘉兴港区乍浦镇港龙社区推出了“邻亲帮”公益社社区服务项目。该项目以陆秀珍的手艺传承为切入点,主要涵盖公益手工、志愿服务两个方面。公益手工通过在社区开设公益手工课堂,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培养后继团队,传承布鞋手艺。志愿服务则通过组建手工艺志愿队伍,不断丰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内容,开展特色便民服务,解决居民日常衣物修修改改的需求。

  

  去年11月20日,坐落于港龙社区“全龄段”一站式综合服务体二楼的“做布鞋馆”建成启用。“邻亲帮”公益社19位成员以传统工艺为核心,每周定期相聚于此,制作布鞋、围巾、毛线手套等手工产品,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以及身边有需要的人,延续好人精神。

  

  此外,陆秀珍制作的千层底布鞋,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千层底于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让更多的人知晓布鞋文化,了解纳底非遗技艺,港龙社区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活动契机与多部门联动开展布鞋摊位入小区、去集市等活动,同时利用家校社共育,让布鞋文化进校园,同学们通过体验裁剪鞋样、包边等工序,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从退休教师到“布鞋奶奶”,陆秀珍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谛: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平凡日子里的点滴善意。她以她的勤劳友善,数十年如一日,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

  当她轻描淡写地说起“最看不得人家穷苦”时,记者忽然明白,真正的善良从不需要豪言壮语,它轻轻悄悄地缝进了送给孤寡老人的棉鞋里,默默无声地流淌进了子孙后辈的血脉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善举累积起来,便是一番极大的作为。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陆秀珍做到了。她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书写了一本关于爱与奉献的生动教材,激励着无数人在传承雷锋精神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